一、项目定位和主要功能
(一)项目定位
拟在文昌航天城高新区投资建设航天固体动力技术海南创新研究院,项目占地约290亩,投资建设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研发孵化中心、工程化应用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极推动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促进航天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二)主要功能
1.结合海南自贸港培育深海深空的产业定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进行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工程化及产业化,进一步向产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良性循环;
2.加强自主可控,进一步突破深海深空产业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
3.围绕航天城主题,打造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向青少年传播航天文化,积淀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4.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加快产业国际化发展,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产业创新生态的“两链一生态”体系。
二、规划选址和用地规模
(一)规划选址
航天新材料及智能装备创新孵化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文昌市航天国际城起步区,深度创新融合示范产业基地内(天智路以东、紫贝大道以南、科技路以西、音乐大道以南)
(二)用地规模
初步计划项目占地面积290亩。
三、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
(一)投资规模
项目拟投资9.2亿元
(二)建设周期
项目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案,共分为三期。
四、主要目标和招商对象
(一)主要目标
以国家、省、市国土空间利用规划、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贯彻海南省、文昌市对国际航天城起步区区域土地资源、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紧密开展地企合作,依托航天四院固体动力技术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业资源建设军民融合的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应用中心,筑牢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构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固体动力、商业航天、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高科技产业创新孵化基地,服务于航天发射机海油工程等高端领域。
(二)招商对象
航天动力、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企业。
五、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1.零关税。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建立“一负三正”的清单。负面清单是对企业进口自营设备零关税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之外的商品全部免税;正面清单是对岛内进口用于交通运输、旅游业的船舶、航空器等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对进口用于生产自用或以“两头在外”模式进行生产加工活动(或服务贸易过程中)所消耗的原辅料,以及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三个正面清单之内的全部免税。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
2.低税率。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3.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二)区位优势
1.海南省:海南是国际物流版图的中心位置。此外,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坐拥国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个广阔市场,可打造成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向阀门”和汇集国内外先进资源的开放高地。
2.文昌市:文昌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东、南、北三面临海,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处于琼北综合经济区域“一小时经济圈”、“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是琼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科技、旅游区域中心之一
3.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是国家战略部署。同时,作为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文昌国际航天城也肩负着海南“陆海空”(南繁、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任。文昌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是中国第四座航天之城,东向广阔海域,射向范围广,有利于残骸回收,提升落区安全性,同时文昌航天发射场纬度低,能够大大减少火箭燃料消耗,降低发射成本。
六、项目规划与政策配套支持
(一)项目规划
1.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提升以固体动力技术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2.服务军民融合战略: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孵化培育,推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升级延伸,建成核心在手、自主可控、协同配套、开放融合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二)政策配套支持
依据《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试行)》中,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对省外迁入航天城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方向、航天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且高企资格在有效期内并承诺5年不迁出的,经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确认公布,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七、项目联络方式
招商单位: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招商促进处
联系电话:0898-63337888
一、项目定位和主要功能
(一)项目定位
拟在文昌航天城高新区投资建设航天固体动力技术海南创新研究院,项目占地约290亩,投资建设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研发孵化中心、工程化应用中心、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极推动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促进航天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二)主要功能
1.结合海南自贸港培育深海深空的产业定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进行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制、工程化及产业化,进一步向产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良性循环;
2.加强自主可控,进一步突破深海深空产业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
3.围绕航天城主题,打造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向青少年传播航天文化,积淀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4.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加快产业国际化发展,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产业创新生态的“两链一生态”体系。
二、规划选址和用地规模
(一)规划选址
航天新材料及智能装备创新孵化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文昌市航天国际城起步区,深度创新融合示范产业基地内(天智路以东、紫贝大道以南、科技路以西、音乐大道以南)
(二)用地规模
初步计划项目占地面积290亩。
三、投资规模和建设周期
(一)投资规模
项目拟投资9.2亿元
(二)建设周期
项目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方案,共分为三期。
四、主要目标和招商对象
(一)主要目标
以国家、省、市国土空间利用规划、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引,贯彻海南省、文昌市对国际航天城起步区区域土地资源、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紧密开展地企合作,依托航天四院固体动力技术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和产业资源建设军民融合的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应用中心,筑牢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构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固体动力、商业航天、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高科技产业创新孵化基地,服务于航天发射机海油工程等高端领域。
(二)招商对象
航天动力、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企业。
五、优势分析
(一)政策优势
1.零关税。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建立“一负三正”的清单。负面清单是对企业进口自营设备零关税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之外的商品全部免税;正面清单是对岛内进口用于交通运输、旅游业的船舶、航空器等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对进口用于生产自用或以“两头在外”模式进行生产加工活动(或服务贸易过程中)所消耗的原辅料,以及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三个正面清单之内的全部免税。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
2.低税率。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3.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二)区位优势
1.海南省:海南是国际物流版图的中心位置。此外,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坐拥国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个广阔市场,可打造成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向阀门”和汇集国内外先进资源的开放高地。
2.文昌市:文昌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东、南、北三面临海,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处于琼北综合经济区域“一小时经济圈”、“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是琼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科技、旅游区域中心之一
3.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依托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是国家战略部署。同时,作为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文昌国际航天城也肩负着海南“陆海空”(南繁、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任。文昌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是中国第四座航天之城,东向广阔海域,射向范围广,有利于残骸回收,提升落区安全性,同时文昌航天发射场纬度低,能够大大减少火箭燃料消耗,降低发射成本。
六、项目规划与政策配套支持
(一)项目规划
1.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提升以固体动力技术为核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2.服务军民融合战略: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孵化培育,推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升级延伸,建成核心在手、自主可控、协同配套、开放融合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二)政策配套支持
依据《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试行)》中,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对省外迁入航天城的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方向、航天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且高企资格在有效期内并承诺5年不迁出的,经海南省科学技术厅确认公布,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七、项目联络方式
招商单位: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招商促进处
联系电话:0898-6333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