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县清洁能源储能项目

【字体: 小   中   大
微信
X
分享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昌江县清洁能源储能项目。 

  (二)项目定位:促进海南电力能源结构改善、引领海南清洁能源产业路径、保障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项目功能:分为二个功能片区,储能生产区和科研办公区。储能生产区主要是为引进的超级电容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池储能、光伏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的企业配套的生产基地;科研办公区是清洁能源储能的研发运营基地。 

  (四)建设地点:海南省昌江县。 

  (五)项目规模:项目规划位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核电关联及新材料产业先导区,规划用地5260.95亩 

  (六)投资规模与建设周期:昌江县清洁能源储能项目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分项目启动期(2022年)、项目建设期(2023-2025年)、项目聚集期(2026-2033年)三个阶段。 

  (七)主要目标 

  1.2022年,确定项目实施主体,明确投资和经营机制;完成项目产业功能规划和区域规划,引进1-2家清洁能源储能项目企业,现实清洁能源储能项目规划的落地,并配套海南核电电力生产,形成对海南电力的调节应用。 

  2.后续年度,引进清洁能源储能投资项目5家以上;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10%以上。 

  (八)招商对象: 

  一是引进国内外投资者参与项目整体建设; 

  二是引进国内外清洁能源储能企业入驻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 

  三是引进清洁能源产业的高端会议、展览; 

  四是引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创新研发人才和创业团队。 

  (九)商业模式:按照“产业准入、市场化经营”,以市场主体投资为主、政府基金投资为辅,并按照共同确定的项目定位、规划方案和发展目标,承担项目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运营服务的职能。 

  、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电能具有发、输、供、用实时平衡的特点,电力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接入储能、电网调峰、调频储能、配电侧分布式储能和用户侧分布式微网储能。 

  储能做为保持电力系统的能量均衡的主要手段。在海南核电一期工程已经全部投产发电,二期工程和小堆示范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即将形成稳定的电力基荷,存在电力市场和峰谷价差的背景下,为了增加出力、平滑曲线,具备了加装储能系统的需求,出于节省支出和套利考虑,也有了发展电力储能的动力,储能为电力辅助服务从调频过渡到日调峰、季度调峰备用应用等领域体现技术价值和市场前景。 

  (二)国家层面支持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指示精神,海南要利用独特优势、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把握战略定位,建设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借此时机海南设立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2017年国家五部委正式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71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提出规范电网侧储能发展,研究项目投资回收机制,助力电网储能项目市场化。 

  (三)海南层面支持 

  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发展规划指出清洁能源产业体系下“以全岛清洁能源供应、光伏电力及电力储能发展、核电及其关联产业“出海”战略、核动力船舶保障、海洋生态技术应用、核电工业旅游等产业为主要特色。“并”积极推进电力储能项目配套建设,如抽水蓄能、超级电容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池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等高新产业,实现核电错峰调蓄功能,改善海南电力能源结构。 

  (四)优势分析 

  1.政策支持优势。一是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利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安排将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及利于企业招聘高端人才。二是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及海南核电做为基荷电源对电力储能产业进行有利的支持。 

  2.地理环境优势。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比邻儋州西部机场,处于北部湾中心点,靠近南海国际主航道。其背山临海,资源类型丰富,与周边机场、港口、高铁等重要基础设施距离较近,在建设海南清洁能源示范岛的大背景下,借助海南核电可持续的发展建设,为昌江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3.电力供应优势。海南太阳能光伏、风能、潮汐能、天然气及核电等清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尤其海南核电一期工程已经全部投产发电,二期工程和小堆示范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将形成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也为电力储能企业对电网调峰、调频带来应用市场。 

  (五)短板分析 

  一是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链条尚未形成,海南核电二期及小堆示范工程处于推进阶段,电力生产富裕量时高时低处于波动状态,未完成形成可用储备电力结构;二是目前海南储能电力应用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 

  、项目规划及相关配套 

  (一)用地规划 

  如图1所示,项目用地位于清洁能源产业园--核电关联及新材料产业先导区,规划用地面积共5260.95亩,用地范围东至北方村以及县道X701,南至梧高村以北200米,西距滨海旅游公路100米,北至基本农田区。重点发展以核电生产工业、核电建设安装、核电运营检修、核电技术应用等核电直接关联产业以及电力储能、智能电网延伸产业,大力导入新能源、新材料基础加工等高端制造业产业。 

     

  1 规划用地范围图 

  (二)规划配套 

  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按照“一园多区”的模式规划布局,突出主导优势产业,注重产业协作配套,规划打造以昌江核电生产中心、综合服务配套中心为“两心”,以木棉核电生活组团、棋子湾核电服务组团、海尾配套服务组团为“三点”,以核电关联及新材料产业先导区、太坡零碳制造及科创服务区、叉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及海洋现代产业试验区“四区”的“两心三点四区”发展布局,总规划陆地面积1665.89公顷其中,原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为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子园区,目前已有制造业企业55家,由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达6家,其中海南核电、海南矿业、海螺水泥、华润水泥、等基础雄厚的规上企业12家。 

  四、机制保障 

  昌江县清洁能源储能项目位于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享受自贸港普惠政策 

  • 版权所有 © 2020 海招网—海南自贸港招商引才网
    琼ICP备18002373号-1 .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昌江县清洁能源储能项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昌江县清洁能源储能项目。 

  (二)项目定位:促进海南电力能源结构改善、引领海南清洁能源产业路径、保障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项目功能:分为二个功能片区,储能生产区和科研办公区。储能生产区主要是为引进的超级电容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池储能、光伏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的企业配套的生产基地;科研办公区是清洁能源储能的研发运营基地。 

  (四)建设地点:海南省昌江县。 

  (五)项目规模:项目规划位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核电关联及新材料产业先导区,规划用地5260.95亩 

  (六)投资规模与建设周期:昌江县清洁能源储能项目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分项目启动期(2022年)、项目建设期(2023-2025年)、项目聚集期(2026-2033年)三个阶段。 

  (七)主要目标 

  1.2022年,确定项目实施主体,明确投资和经营机制;完成项目产业功能规划和区域规划,引进1-2家清洁能源储能项目企业,现实清洁能源储能项目规划的落地,并配套海南核电电力生产,形成对海南电力的调节应用。 

  2.后续年度,引进清洁能源储能投资项目5家以上;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10%以上。 

  (八)招商对象: 

  一是引进国内外投资者参与项目整体建设; 

  二是引进国内外清洁能源储能企业入驻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 

  三是引进清洁能源产业的高端会议、展览; 

  四是引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创新研发人才和创业团队。 

  (九)商业模式:按照“产业准入、市场化经营”,以市场主体投资为主、政府基金投资为辅,并按照共同确定的项目定位、规划方案和发展目标,承担项目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运营服务的职能。 

  、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电能具有发、输、供、用实时平衡的特点,电力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接入储能、电网调峰、调频储能、配电侧分布式储能和用户侧分布式微网储能。 

  储能做为保持电力系统的能量均衡的主要手段。在海南核电一期工程已经全部投产发电,二期工程和小堆示范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即将形成稳定的电力基荷,存在电力市场和峰谷价差的背景下,为了增加出力、平滑曲线,具备了加装储能系统的需求,出于节省支出和套利考虑,也有了发展电力储能的动力,储能为电力辅助服务从调频过渡到日调峰、季度调峰备用应用等领域体现技术价值和市场前景。 

  (二)国家层面支持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指示精神,海南要利用独特优势、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把握战略定位,建设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借此时机海南设立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2017年国家五部委正式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71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提出规范电网侧储能发展,研究项目投资回收机制,助力电网储能项目市场化。 

  (三)海南层面支持 

  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发展规划指出清洁能源产业体系下“以全岛清洁能源供应、光伏电力及电力储能发展、核电及其关联产业“出海”战略、核动力船舶保障、海洋生态技术应用、核电工业旅游等产业为主要特色。“并”积极推进电力储能项目配套建设,如抽水蓄能、超级电容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池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等高新产业,实现核电错峰调蓄功能,改善海南电力能源结构。 

  (四)优势分析 

  1.政策支持优势。一是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利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安排将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及利于企业招聘高端人才。二是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及海南核电做为基荷电源对电力储能产业进行有利的支持。 

  2.地理环境优势。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比邻儋州西部机场,处于北部湾中心点,靠近南海国际主航道。其背山临海,资源类型丰富,与周边机场、港口、高铁等重要基础设施距离较近,在建设海南清洁能源示范岛的大背景下,借助海南核电可持续的发展建设,为昌江县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3.电力供应优势。海南太阳能光伏、风能、潮汐能、天然气及核电等清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尤其海南核电一期工程已经全部投产发电,二期工程和小堆示范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将形成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也为电力储能企业对电网调峰、调频带来应用市场。 

  (五)短板分析 

  一是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链条尚未形成,海南核电二期及小堆示范工程处于推进阶段,电力生产富裕量时高时低处于波动状态,未完成形成可用储备电力结构;二是目前海南储能电力应用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 

  、项目规划及相关配套 

  (一)用地规划 

  如图1所示,项目用地位于清洁能源产业园--核电关联及新材料产业先导区,规划用地面积共5260.95亩,用地范围东至北方村以及县道X701,南至梧高村以北200米,西距滨海旅游公路100米,北至基本农田区。重点发展以核电生产工业、核电建设安装、核电运营检修、核电技术应用等核电直接关联产业以及电力储能、智能电网延伸产业,大力导入新能源、新材料基础加工等高端制造业产业。 

     

  1 规划用地范围图 

  (二)规划配套 

  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按照“一园多区”的模式规划布局,突出主导优势产业,注重产业协作配套,规划打造以昌江核电生产中心、综合服务配套中心为“两心”,以木棉核电生活组团、棋子湾核电服务组团、海尾配套服务组团为“三点”,以核电关联及新材料产业先导区、太坡零碳制造及科创服务区、叉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及海洋现代产业试验区“四区”的“两心三点四区”发展布局,总规划陆地面积1665.89公顷其中,原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为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子园区,目前已有制造业企业55家,由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达6家,其中海南核电、海南矿业、海螺水泥、华润水泥、等基础雄厚的规上企业12家。 

  四、机制保障 

  昌江县清洁能源储能项目位于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享受自贸港普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