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东、南、北三面临海,陆地总面积248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245平方公里,海岸线289.82公里,辖有17 个镇、2个农场,总人口约60万人。
文昌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设紫贝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为海南三大古邑之一。文昌人杰地灵,120多万文昌籍同胞侨居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昌文化底蕴深厚,是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有“一里三进士”的说法。文昌旅游资源丰富,有包括深水良港木兰港在内的36个沿海天然大小湾,有“琼东第一峰”之称的铜鼓岭,有幽邃迷人的石头公园,有蓬莱仙境般的七洲列岛,有“海上森林公园”之誉的八门湾百里红树林,有日流量为3000立方的“高硅高锶”型“官新”温泉,有600多年历史的孔庙,有近300年保持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会文十八行村,有举世闻名的宋氏祖居,有建于民国时期的铺前骑楼老街,还是我国最大的开放式低纬度滨海航天发射场所在地,等等。文昌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常年平均气温23.9度,终年无霜,四季常绿。文昌盛产美食,有珍奇海鲜、美食佳肴,“文昌鸡”位列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椰子”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素有“海南椰子半文昌”的美誉。文昌区位优势明显,距省会海口市60公里,距美兰机场仅40公里;方便快捷的东环铁路途经文昌,随着海文大桥建成通车,文昌与海口市将实现同城一体化发展。
文昌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文件为首要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突出抓好以“一核两带”为空间布局的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一核”即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两带”即以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为发展引擎,激活文昌发展的消费人气,带动辐射文昌东部沿海,形成由龙楼镇向南至文城清澜港,重点发展航天科技产业园、航天主题旅游、航天科普体验等产业的“滨海航天科技产业经济带”;以及由龙楼镇向北延伸至铺前镇木兰港,重点发展滨海度假、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产业的“滨海旅游康养产业经济带”。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百镇千村”工程建设,创建了57个美丽乡村,其中25个村通过省级考核评星,工作考核和评星数量均名列全省第一,潭牛镇大庙村“鹿饮溪”精品民宿获得法国双面神等三个国际大奖,也被评为海南十佳民宿。建成了我国首家以椰子文化为主题的海南春光椰子王国观光工厂和全省首个航天育种基地。纵深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让绿水青山等优势资源造福文昌人民群众。深化实施省委“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和“政策落实年”活动,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在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多出实招,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做足文章。
2019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25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6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2.80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6.58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1:20.5:4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92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折合6338美元。
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东、南、北三面临海,陆地总面积248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245平方公里,海岸线289.82公里,辖有17 个镇、2个农场,总人口约60万人。
文昌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设紫贝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为海南三大古邑之一。文昌人杰地灵,120多万文昌籍同胞侨居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昌文化底蕴深厚,是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有“一里三进士”的说法。文昌旅游资源丰富,有包括深水良港木兰港在内的36个沿海天然大小湾,有“琼东第一峰”之称的铜鼓岭,有幽邃迷人的石头公园,有蓬莱仙境般的七洲列岛,有“海上森林公园”之誉的八门湾百里红树林,有日流量为3000立方的“高硅高锶”型“官新”温泉,有600多年历史的孔庙,有近300年保持完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会文十八行村,有举世闻名的宋氏祖居,有建于民国时期的铺前骑楼老街,还是我国最大的开放式低纬度滨海航天发射场所在地,等等。文昌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常年平均气温23.9度,终年无霜,四季常绿。文昌盛产美食,有珍奇海鲜、美食佳肴,“文昌鸡”位列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椰子”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素有“海南椰子半文昌”的美誉。文昌区位优势明显,距省会海口市60公里,距美兰机场仅40公里;方便快捷的东环铁路途经文昌,随着海文大桥建成通车,文昌与海口市将实现同城一体化发展。
文昌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文件为首要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突出抓好以“一核两带”为空间布局的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一核”即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两带”即以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为发展引擎,激活文昌发展的消费人气,带动辐射文昌东部沿海,形成由龙楼镇向南至文城清澜港,重点发展航天科技产业园、航天主题旅游、航天科普体验等产业的“滨海航天科技产业经济带”;以及由龙楼镇向北延伸至铺前镇木兰港,重点发展滨海度假、生态康养、休闲旅游产业的“滨海旅游康养产业经济带”。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百镇千村”工程建设,创建了57个美丽乡村,其中25个村通过省级考核评星,工作考核和评星数量均名列全省第一,潭牛镇大庙村“鹿饮溪”精品民宿获得法国双面神等三个国际大奖,也被评为海南十佳民宿。建成了我国首家以椰子文化为主题的海南春光椰子王国观光工厂和全省首个航天育种基地。纵深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以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让绿水青山等优势资源造福文昌人民群众。深化实施省委“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和“政策落实年”活动,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在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多出实招,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做足文章。
2019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25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6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52.80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16.58亿元,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1:20.5:4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92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折合633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