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县境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海榆东线公路和东线高速公路均从陵水县境内穿过,北距海口197公里,南距三亚65公里。截至2016年,辖11个乡镇、116个行政村,1个乡镇农场,585个自然村,1160个村民小组,境内有南平、岭门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局。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0753.51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89769.81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6677.79公顷,未利用地4305.91公顷,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81.05%、15.06%、3.89%。陵水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土地利用具有典型的热带特点,是中国最早的南繁育种基地,是海南冬季瓜菜生产、海水养殖珍珠主要基地之一,有“天然温室”、“热作种植宝地”之美称。陵水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质地较优,有机质较丰富,土地适宜性广,热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湾、沙滩、岛屿、椰林、原始森林、瀑布、温泉等。全县方圆纵横,集山水滩岛之秀美,兼椰风海韵之神韵,是中国建立国际性的热带珍珠海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理想基地。农用地数量占绝对主导地位;建设用地比重较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未利用地占总面积约4%,而其中超过一半为湖泊、河流、滩涂等。县域内可分为东南滨海台地区、中部丘陵平原区、北部山地区。东南滨海台地区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应优先发展旅游业和海洋渔业,并以此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部丘陵平原区以耕地和园地为主,是全县粮食、瓜菜及经济作物主产区,在发展中应注重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优化产业用地结构,走“保护—稳定—增效”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北部山地区土地以林地为主,是热带林地、物种保护及涵养水源区,其生态效益巨大,应在保护北部山区森林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农业生产,坚持走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适当发展观光旅游业。
矿产资源
全县已发现各类矿产9种。主要矿产有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砖瓦用页岩、玻璃用砂、钛矿、锆矿等。截止2016年底,全县列入《海南省截止2015年底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6种,矿产地13处,其大型1处、中型6处、小型6处。未上表的矿产有砖瓦用页岩、建筑用花岗岩、地热3种。这9种矿产资源中,优势的矿产为钛矿、锆矿、建筑用花岗岩,其他矿种的资源总量有限。
水力资源
陵水县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陵水河流域的上游地区,包括陵水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的都总河、金冲河和二级支流的苗村水库、白水岭、南喜、黎跃水库等。水力资源可蕴藏量为5.167万千瓦。其中,陵水河4910千瓦,金冲河3500千瓦,南喜水3178千瓦,黎跃水库210千瓦,英州河289千瓦,港坡河84千瓦。
海洋捕捞资源
海洋鱼类70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多种。主要品种有马鲛、金枪、鸟鲳、青干、红鱼、金鲮、石斑、鱿鱼、章鱼等;虾类有:明虾、斑节对虾、龙虾等;贝类有:扇贝、白蝶贝、美腿螺等;蟹类有:青蟹、螃蟹、琵琶蟹等。其中琵琶蟹为陵水特有;此外还有海参、海马、鲍鱼、海胆、海龙、海蛇、海龟、沙虫等名贵海洋动物。藻类主要有紫菜、江离菜、马尾藻、麒麟菜等。
淡水养殖资源
全县共有大小山塘水库60宗,总面积20856亩,其中,大中型水库有小妹水库、小南平水库、田仔水库、黎跃水库、走装水库、竹喇水库、墓山水库等,面积19056亩,小型山塘水库1800亩,此外,可开发为池塘养殖的土地面积4000亩。目前,县淡水养殖面积为6191亩,其中,精养殖罗非鱼池塘养殖面积1571亩,精养殖罗非鱼中小山塘水库3458亩。淡水养殖模式为鱼塘养殖、水库放养、水库网箱养鱼,品种主要有罗非鱼、巴町鱼、革氏胡子鲶、四大家鱼等10多个品种,良种覆盖率为100%,养殖品种逐步增多,养殖模式不断创新,养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动物资源
陵水东北至东南临浩瀚的南海,海涂水域辽阔,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各类动物生长的极佳地方。据调查,常见的鸟类有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南山鹧鸪;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老鹰,栗(红猫头鹰)、白鹭;省级保护野生动物八哥、金丝燕等十多种。常见的走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狝猴、穿山甲,省级保护动物海南兔、果子狸、黄猄、野猪、豪猪、红胸松鼠。蛇类常见的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省级保护动物银环蛇、眼镜蛇。此外还有竹叶青盲蛇、火蛇、水蛇等多种蛇类。龟类常见的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龟、海龟、玳瑁,还有山龟、水龟。常见的昆虫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蝗等多种。海洋鱼类70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多种。主要品种有马鲛、金枪、鸟鲳、青干、红鱼、金鲮、石斑、鱿鱼、章鱼等;虾类有:明虾、斑节对虾、龙虾等;贝类有:扇贝、白蝶贝、美腿螺等;蟹类有:青蟹、螃蟹、琵琶蟹等。其中琵琶蟹为陵水特有;此外还有海参、海马、鲍鱼、海胆、海龙、海蛇、海龟、沙虫等名贵海洋动物。藻类主要有紫菜、江离菜、马尾藻、麒麟菜等。
植物资源
陵水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在境内主要树种有:世界珍稀树种青皮林,该树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林木;有壳斗科的红绸、黑绸;樟科的油丹、毛丹;天然科的母生;龙脑科的青皮、坡垒、橄榄;蝶形科的花梨;罗汉松树的竹等。还有含羞草科。有苏木科、桃金娘科、柿科、茶科、胡椒科等乔木近800多种。灌木材主要树种有枫香、厚皮树、黄牛木等。人工林的主要树种有小叶桉、窿缘树、木麻黄、台湾相思、荔枝、龙眼、菠萝蜜、椰子树、黄槿树等。还拥有多种果树、油料树、藤竹花草、藻木、藻类、药材等植物资源。
旅游资源
陵水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质量很高,其中最具优势的是热带海滨与热带森林,动物观赏与历史人文资源;还有温泉、岛屿、泻湖、人工湖、珊瑚礁、瀑布等。县域内组合了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等8大类,28个亚类,65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
包括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岛屿4个亚类,15个基本类型。如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湾猴岛、香水湾旅游区、土福湾旅游区等。
水域风光类
包括河段、天然湖泊与潭池、瀑布、泉、河口与海面5个亚类,6个基本类型。如枫果山瀑布、高峰温泉等。
生物景观类
包括树木、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3个亚类,8个基本类型。吊罗山热带原始森林、南湾半岛次生林、桫椤木(活化石)、热带观赏鱼、蝴蝶谷等。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包括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2个亚类,4个基本类型。如大吊罗顶峰观日出看晚霞、陵水沿海度假避寒等。
遗址遗迹类
包括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2个亚类,2个基本类型。如南湾半岛石贡遗址、三才镇大港村遗址、苏维埃政权旧址、陵水农协旧址等。
建筑与设施类
包括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7个亚类,18个基本类型。如三昧寺、水口庙、龙王庙、黎苗风情村、“南霸天”旧居、伊斯兰古墓群、跨海索道等。
旅游商品类
包括地方旅游商品1个亚类,4个基本类型。如陵水酸粉、黄帝椒、吊罗山森林野菜、麒麟菜、藤器、椰雕、苗绣黎锦、珍珠饰品等。
人文活动类
包括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4个亚类,8个基本类型。如王伟希望小学、疍家文化、苗族服饰、山兰酒、猕猴文化节等。
南药资源
陵水境内中草药资源丰富,是南药的重要产地之一。有些属于珍贵的药材品种,如海南巴豆、海南龙血树、沉香、半枫荷、见血封喉等;有些属经济药材,如槟榔、益智、巴戟、藿香等。
陵水县境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海榆东线公路和东线高速公路均从陵水县境内穿过,北距海口197公里,南距三亚65公里。截至2016年,辖11个乡镇、116个行政村,1个乡镇农场,585个自然村,1160个村民小组,境内有南平、岭门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局。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0753.51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89769.81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6677.79公顷,未利用地4305.91公顷,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81.05%、15.06%、3.89%。陵水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土地利用具有典型的热带特点,是中国最早的南繁育种基地,是海南冬季瓜菜生产、海水养殖珍珠主要基地之一,有“天然温室”、“热作种植宝地”之美称。陵水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质地较优,有机质较丰富,土地适宜性广,热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湾、沙滩、岛屿、椰林、原始森林、瀑布、温泉等。全县方圆纵横,集山水滩岛之秀美,兼椰风海韵之神韵,是中国建立国际性的热带珍珠海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理想基地。农用地数量占绝对主导地位;建设用地比重较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未利用地占总面积约4%,而其中超过一半为湖泊、河流、滩涂等。县域内可分为东南滨海台地区、中部丘陵平原区、北部山地区。东南滨海台地区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应优先发展旅游业和海洋渔业,并以此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部丘陵平原区以耕地和园地为主,是全县粮食、瓜菜及经济作物主产区,在发展中应注重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优化产业用地结构,走“保护—稳定—增效”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北部山地区土地以林地为主,是热带林地、物种保护及涵养水源区,其生态效益巨大,应在保护北部山区森林资源的前提下,适度发展农业生产,坚持走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适当发展观光旅游业。
矿产资源
全县已发现各类矿产9种。主要矿产有饰面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砖瓦用页岩、玻璃用砂、钛矿、锆矿等。截止2016年底,全县列入《海南省截止2015年底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6种,矿产地13处,其大型1处、中型6处、小型6处。未上表的矿产有砖瓦用页岩、建筑用花岗岩、地热3种。这9种矿产资源中,优势的矿产为钛矿、锆矿、建筑用花岗岩,其他矿种的资源总量有限。
水力资源
陵水县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陵水河流域的上游地区,包括陵水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的都总河、金冲河和二级支流的苗村水库、白水岭、南喜、黎跃水库等。水力资源可蕴藏量为5.167万千瓦。其中,陵水河4910千瓦,金冲河3500千瓦,南喜水3178千瓦,黎跃水库210千瓦,英州河289千瓦,港坡河84千瓦。
海洋捕捞资源
海洋鱼类70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多种。主要品种有马鲛、金枪、鸟鲳、青干、红鱼、金鲮、石斑、鱿鱼、章鱼等;虾类有:明虾、斑节对虾、龙虾等;贝类有:扇贝、白蝶贝、美腿螺等;蟹类有:青蟹、螃蟹、琵琶蟹等。其中琵琶蟹为陵水特有;此外还有海参、海马、鲍鱼、海胆、海龙、海蛇、海龟、沙虫等名贵海洋动物。藻类主要有紫菜、江离菜、马尾藻、麒麟菜等。
淡水养殖资源
全县共有大小山塘水库60宗,总面积20856亩,其中,大中型水库有小妹水库、小南平水库、田仔水库、黎跃水库、走装水库、竹喇水库、墓山水库等,面积19056亩,小型山塘水库1800亩,此外,可开发为池塘养殖的土地面积4000亩。目前,县淡水养殖面积为6191亩,其中,精养殖罗非鱼池塘养殖面积1571亩,精养殖罗非鱼中小山塘水库3458亩。淡水养殖模式为鱼塘养殖、水库放养、水库网箱养鱼,品种主要有罗非鱼、巴町鱼、革氏胡子鲶、四大家鱼等10多个品种,良种覆盖率为100%,养殖品种逐步增多,养殖模式不断创新,养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动物资源
陵水东北至东南临浩瀚的南海,海涂水域辽阔,区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各类动物生长的极佳地方。据调查,常见的鸟类有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南山鹧鸪;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老鹰,栗(红猫头鹰)、白鹭;省级保护野生动物八哥、金丝燕等十多种。常见的走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坡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狝猴、穿山甲,省级保护动物海南兔、果子狸、黄猄、野猪、豪猪、红胸松鼠。蛇类常见的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省级保护动物银环蛇、眼镜蛇。此外还有竹叶青盲蛇、火蛇、水蛇等多种蛇类。龟类常见的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钱龟、海龟、玳瑁,还有山龟、水龟。常见的昆虫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蝗等多种。海洋鱼类70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多种。主要品种有马鲛、金枪、鸟鲳、青干、红鱼、金鲮、石斑、鱿鱼、章鱼等;虾类有:明虾、斑节对虾、龙虾等;贝类有:扇贝、白蝶贝、美腿螺等;蟹类有:青蟹、螃蟹、琵琶蟹等。其中琵琶蟹为陵水特有;此外还有海参、海马、鲍鱼、海胆、海龙、海蛇、海龟、沙虫等名贵海洋动物。藻类主要有紫菜、江离菜、马尾藻、麒麟菜等。
植物资源
陵水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在境内主要树种有:世界珍稀树种青皮林,该树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林木;有壳斗科的红绸、黑绸;樟科的油丹、毛丹;天然科的母生;龙脑科的青皮、坡垒、橄榄;蝶形科的花梨;罗汉松树的竹等。还有含羞草科。有苏木科、桃金娘科、柿科、茶科、胡椒科等乔木近800多种。灌木材主要树种有枫香、厚皮树、黄牛木等。人工林的主要树种有小叶桉、窿缘树、木麻黄、台湾相思、荔枝、龙眼、菠萝蜜、椰子树、黄槿树等。还拥有多种果树、油料树、藤竹花草、藻木、藻类、药材等植物资源。
旅游资源
陵水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质量很高,其中最具优势的是热带海滨与热带森林,动物观赏与历史人文资源;还有温泉、岛屿、泻湖、人工湖、珊瑚礁、瀑布等。县域内组合了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等8大类,28个亚类,65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
包括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岛屿4个亚类,15个基本类型。如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湾猴岛、香水湾旅游区、土福湾旅游区等。
水域风光类
包括河段、天然湖泊与潭池、瀑布、泉、河口与海面5个亚类,6个基本类型。如枫果山瀑布、高峰温泉等。
生物景观类
包括树木、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3个亚类,8个基本类型。吊罗山热带原始森林、南湾半岛次生林、桫椤木(活化石)、热带观赏鱼、蝴蝶谷等。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包括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2个亚类,4个基本类型。如大吊罗顶峰观日出看晚霞、陵水沿海度假避寒等。
遗址遗迹类
包括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2个亚类,2个基本类型。如南湾半岛石贡遗址、三才镇大港村遗址、苏维埃政权旧址、陵水农协旧址等。
建筑与设施类
包括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观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7个亚类,18个基本类型。如三昧寺、水口庙、龙王庙、黎苗风情村、“南霸天”旧居、伊斯兰古墓群、跨海索道等。
旅游商品类
包括地方旅游商品1个亚类,4个基本类型。如陵水酸粉、黄帝椒、吊罗山森林野菜、麒麟菜、藤器、椰雕、苗绣黎锦、珍珠饰品等。
人文活动类
包括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4个亚类,8个基本类型。如王伟希望小学、疍家文化、苗族服饰、山兰酒、猕猴文化节等。
南药资源
陵水境内中草药资源丰富,是南药的重要产地之一。有些属于珍贵的药材品种,如海南巴豆、海南龙血树、沉香、半枫荷、见血封喉等;有些属经济药材,如槟榔、益智、巴戟、藿香等。